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学术动态】2025年心身医学绿色治疗会议系列专题报道(六) ——心身医学与AI数智化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08
字号: + - 14

6月22日下午,2025年心身医学绿色治疗学术会议在持续高涨的参会热度中胜利闭幕!盛夏炎炎,不减济世之忱,热浪扑面,更砺悬壶初心,2025年心身医学绿色治疗学术会议线上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联合承办。

本次大会顾问由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中国科学院陆林院士共同担任,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书记韩振蕴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郭蓉娟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袁勇贵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大会邀请到中西医临床不同领域学者、著名心理学专家、精神科专家等进行跨界交流,共同围绕心身疾病绿色治疗在包括青少年抑郁、经典经方、非药物治疗、国学与心理治疗、数字智能、王永炎院士思想传承等6个分论坛展开讨论。大会通过医师报TV、医师报视频号矩阵、微博卫生健康、新浪新闻、百度健康、白大褂、知乎、搜狐平台等同步直播,累计播放量达236.8万余人次,广泛地传播了心身医学绿色治疗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心身医学绿色治疗事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各分论坛精彩内容回顾:

6月22日下午,“2025心身医学绿色治疗学术会议——心身医学与AI数智化论坛”在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陈孝良主席的开场致辞后拉开了帷幕。论坛通过医师报TV、视频号、微博健康、新浪直播间、知乎、百度健康、白大褂、搜狐平台同步直播,累计播放量达36万余人次。该论坛精心策划6位专家的精彩学术汇报,包括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郭蓉娟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周雪忠教授、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陈孝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商洪才教授、西北大学王永华教授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姚畅教授。6位专家从多个维度,对心身医学与AI数智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解读。他们的报告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640.jpg

该论坛第一位主持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MBA医疗健康产业协会的李攀教授担任。

640 (1).jpg

首先,本论坛第一位演讲者,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郭蓉娟教授做了题为《基于中医大模型的抑郁症AI自助诊疗系统的研发策略及实践》的学术讲座。郭教授首先指出抑郁症防治研究的机遇与挑战:抑郁障碍患者治疗率及治愈率均偏低,亟待中西医互补提供安全有效的优化方案;而抑郁症防治新模式(数智化赋能、全链条防治)又成为抑郁症防治研究的新机遇,指出抑郁症防治模式亟需变革。然后又从基于人工智能的抑郁症早期识别、辅助诊疗、非药物疗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抑郁症中的应用。为心身疾病与AI数智化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宝贵思路。

640 (2).jpg

下一位演讲者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周雪忠教授,周教授从“人工智能:主要技术与发展、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问题与前沿与中医药AI”与“临床赋能与机制解析”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解释了高水平AI的基本模式是知识计算的知识工程与经验数据的机器学习结合而成。点明精准医疗以构建新型疾病分类、实现疾病精准诊疗与创新机制发现为主要目标,人工智能是核心技术。指出了人工智能+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

640 (3).jpg

第三位演讲者是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的陈孝良教授,陈教授分享的题目是《声学世界模型与心身医学的交叉研究与挑战》。陈教授首先讲解了噪声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噪声应激的神经-内分泌级联、被噪声放大的心身危机、AI从“听懂”世界开始的研究背景;然后又从物理约束多模态认知引擎的世界模型、从文本图形到声音交互的硬件载体演进、从文本图形到语音交互的软件应用演进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非线性声学算法与多语交互模型是构成复杂场景下人机对话的核心基础。从多方面向观众阐释了声学世界模型与心身医学的交叉研究与挑战。

640 (4).jpg

接下来,主持权交到了北京医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的王东媛教授手中。

640 (5).jpg

她首先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商洪才,商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数智赋能中医药循证研究》。商教授基于时代背景向中医学人提出了时代之问,带领大家思考如何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机遇,抓住机会、破除壁垒。商教授进一步提出中医加速振兴发展仍面临优质中医诊疗资源扩容、下沉的迫切需求,引发大家深思。商教授认为面向基层的数智中医诊疗不是以数智取代,反而能促进中医传承发展,还能通过远程诊疗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患者画像与随访队列,进行规范的数据采集与证据评价,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路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640 (6).jpg

下一位演讲者是西北大学的王永华教授。王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中药研发大模型关键技术》。王教授首先指出AI大模型赋能中医诊疗前景广阔、发展迅猛,然后从药代动力学评估模块、毒理/副作用分析模块、药理/药效评价模块、药物设计模块、制剂分析模块5大方面详细阐释了药物开发大模型,并且指出其质量控制,效果提升,复方优化,降本增效等优势。让观众受益匪浅。

640 (7).jpg

该论坛的最后一位演讲者是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的姚畅教授,他的演讲题目是《AI赋能智慧医疗的能与不能》。姚教授首先指出发展智慧医疗、智慧医院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国际重要发展趋势;从诊疗、管理与物理空间与数字世界融合三方面阐释了未来智能医院变革;姚教授指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快速推动智慧医疗发展,极大的改善患者体验,提升医疗效率和质量,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与运营并且医疗大模型在应用中需要重视数据的客观性和可用性,理解大模型的能力边界,重视应用场景牵引下的基础和能力提升,为AI如何赋能智慧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640 (8).jpg

640 (9).jpg

本次心身医学与AI数智化论坛主席陈孝良教授致闭幕辞。陈教授高度赞扬了各位演讲嘉宾的精彩表现,并感谢所有与会者的积极参与。陈主席表示,通过本次论坛,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身医学绿色治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体现。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千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中医药以其独特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药物应用,展现出了不可或缺的优势。诸如辨证施治、调和阴阳、顺应自然等理念,从药物治疗到针灸、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治疗,无一不体现着中医药文化的独特。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现代医学体系下,中医药在AI数智化方面的推广、应用、研究面临着不少难点和挑战。各位嘉宾从中西医与AI数智不同角度为我们带来了精彩汇报,也为心身医学与AI数智化相结合提供了新的视角。

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能够进一步AI数智化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为更多人的心理健康贡献力量。

文图/崔理献

审核/郭蓉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