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颂】球场突发晕厥,心肌梗死险夺性命!
“我们绝不放弃!”——记录一场发生在9月上午的生命奇迹,希望所有人都能知晓心血管危险因素,敬畏生命,守护健康。
2025年9月9日这是一个寻常的上午,却发生了一场不寻常的生死救援。一名年轻男性在球场打球时突发晕厥,10时38分,由120急救车推入我院,当时120大夫代诉:“低血压,高压50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分诊台护士随即联系心内科门诊李慧娟主治医师。接诊当时,患者神疲乏力,意识尚清,家属还未到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区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快速转运至应急抢救室,途中追问患者目前不适症状,患者诉“胸闷憋气”,该症状立刻触动了医护团队最敏感的神经。
进入抢救室,立即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及开放静脉通路等治疗措施,综合内科检查室田杰医生紧急行心电图检查,结果示前壁导联广泛ST段压低,aVR导联抬高,考虑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生命岌岌可危。
紧急呼叫综合内科李慧主任,立即启动心梗急救流程,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嚼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mg口服;心电监护示血压47/22mmHg,患者大汗淋漓,即刻给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静推,静脉补液,同时多巴胺组液持续泵入升高血压,改善灌注。李慧主任看到心电图那一刻,立即指示快速通知家属,联系120救护车转诊至最近具备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医院。
然而,救护车还未至,患者病情急转直下,突发意识丧失,面色青紫,颈动脉搏动未及,心电监护仪上那条代表生命律动的曲线,变成了混乱无序的室颤波,心脏停止了有效跳动。
“紧急胸外按压!”“准备电除颤!” 李慧主任一边大声下达指令,这边已双掌有力的按压在患者胸骨下端,紧急胸外按压,同时改鼻导管吸氧为面罩吸氧,除颤,按压,再除颤,再按压,继续除颤,不间断按压,闻讯赶来的宋莹莹主治医师立刻加入抢救工作,积极准备气管插管,输液室主管护师陈玉香、郑红梅、李雪芹、彭国煜、周艳,放射科护师米雪,病房护师于颖,闻讯赶来的医护人员奋不顾身加入到了抢救队伍,一切都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经过长达半小时的持续抢救,患者终于意识恢复,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但这只是赢得了第一场战斗的胜利。病因——堵塞的心脏血管若不打通,危机随时可能再次降临。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在与家属快速沟通后,紧急通知抢救室门口候诊的120急救人员立即将患者转运至最近具备胸痛中心的医院行急诊PCI手术。抢救车化身移动的生命方舟,一路呼啸,与死神赛跑。终于,下午听到了患者家属手术成功的反馈,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一些。
生命如花,但脆弱如斯。本例患者的成功获救,得益于我院医护应急团队的快速诊断与不言放弃的持续心肺复苏、以及120急救人员高效转诊的无缝衔接。同时,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知晓心血管危险因素,敬畏生命,守护健康。

年龄(男>55岁,女>65岁)、吸烟或被动吸烟、超重肥胖、活动量下降、合并基础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长期失眠/焦虑/抑郁状态、饮食结构不合理(摄盐量高,摄入较多食用油,摄入较多畜肉如猪肉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5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