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别让骨头悄悄变脆,先查骨密度!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病科 主任医师 侯秀娟 硕士研究生 卢斯仪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这个被称为“静默的流行病”的疾病,正悄悄偷走无数人的骨量。尤其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骨骼健康问题更是?个需要高度警惕的“无声威胁”。
一、骨质疏松与风湿病
许多人都知道风湿免疫病常带来关节疼痛、僵硬,却少有人意识到,这类疾病与骨质疏松常常“形影不离”。
1、炎症加速骨流失: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体内的慢性炎症活动会干扰骨骼代谢,加速骨量流失。
2、药物亦有影响: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是风湿病常用药,但长期使用会抑制骨形成、增加骨流失,导致“激素性骨质疏松”。
3、活动受限:关节疼痛、僵硬使患者活动减少,肌肉力量下降,骨骼缺乏应力刺激,进?步削弱了对骨骼的良性刺激和保护。
二、哪些人群应及时检测骨密度?
以下人群属于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建议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骨密度检查:
1、风湿免疫病患者:尤其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治疗者,或病情控制不佳、活动受限明显的患者。
2、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是骨量流失的高峰期。
3、低体重、体型过瘦者:身体对骨骼的负荷刺激不足。
4、长期不良生活习惯者:如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日照不足、饮食中钙及维生素D持续摄入不足者。
5、曾有过轻微外伤就发生骨折者:这是骨骼强度下降的明确信号。
三、守护骨骼,预防胜于治疗
预防骨质疏松,关键在于日常的坚持:
1、均衡营养是基石:确保饮食中有充足的钙质(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和维生素D。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
(温馨提示:食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2、科学适度运动不可少: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和抗阻运动(如弹力带)能有效刺激骨骼,增加骨密度,同时增强肌肉力量保护关节。避免久坐不动。
(如运动训练过程中有疼痛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如出现其他不适请及时就医。)
3、晒太阳:每日在非强烈日光时段(如上午10点前、下午3点后)适当晒太阳15-30分钟,是获取维生素D最天然有效的方式。
4、远离伤骨因素:戒烟,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量。
5、重视防跌倒:家中环境安全(如防滑垫、扶手)、穿着合适的鞋子、增强平衡能力训练,对预防骨折至关重要。
四、中医视角的骨健康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骨骼的强健与肾气的盛衰、脾胃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养护骨骼需注重:
1、补益脾肾:通过调和脏腑功能来滋养骨骼(具体调养需遵医嘱)。
2、气血通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充盈流畅方能濡养筋骨。适度的运动、按摩有助于气血运行。
3、调畅情志:情绪舒畅利于肝气条达,对全身气血阴阳平衡有益。
五、关注骨健康,风湿科医生与您同行
对于风湿病患者,风湿免疫科的诊疗范围不仅涵盖关节炎等关节疾病,也包含骨质疏松等骨骼并发症的评估与管理。
1、风险识别与评估:对存在骨质疏松高风险的患者(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进行早期筛查和骨密度监测。
2、综合治疗考量:在制定风湿病治疗方案时,会评估药物对骨骼的潜在影响,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对骨骼更友好的方案,或优化激素使用策略。
3、骨质疏松的干预与管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或协同制定针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计划。
六、结语
骨骼健康,关乎日常活动与生活质量,需长期关注。风湿病友尤需重视,定期与风湿科医生沟通,了解骨骼状况,共同维护健康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国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非药物干预防治指南(2025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25,45(14):903-909.
[2]詹艳红,张志忠,谢志军.中医药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5,34(16):61-64.
[3]郁思哲,王国威,赵东宝,等.免疫骨质疏松学:免疫系统与骨质疏松的对话[J].海军军医?学学报,2025,46(4):427-434.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5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