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讲堂】了解抑郁,科学应对
简介: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系统各类疾病,如失眠、头痛、眩晕、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等常见病,及中风、痴呆、帕金森、运动神经元病等慢性疑难性病症。
别忽视持续的情绪低潮
--关于抑郁的科学解读
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因压力或挫折而感到紧张、焦虑或情绪低落,这些通常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调整恢复。
若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同时出现睡眠问题(失眠或嗜睡)、整天提不起劲、做事难以专注等情况,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需关注是否存在阈下抑郁或抑郁症。
医学上诊断抑郁症需要同时满足三个关键条件:
1)在两周内大部分时间都出现:持续的心情低落,和/或对原来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并伴有至少4个以下症状:明显的食欲/体重变化、失眠或嗜睡、动作变慢或坐立不安、总是很累、觉得自己没用、难以集中注意力、有轻生念头等;
2)这些症状已经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或人际关系;
3)不是由药物、吸毒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如果存在抑郁症的表现,但病程或症状数目不能满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属于“阈下抑郁”的范畴,它是介于健康与抑郁症的亚健康状态。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均可能出现阈下抑郁,在这一阶段,很多人表现为不典型的乏力、效率低下、睡眠问题、身体的疼痛或沉重感,情绪上的悲伤压抑感反而不是很明显。
阈下抑郁人群转变为抑郁症的风险比健康人要大的多。若能及时干预,可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各阶段干预
01抑郁情绪--“想开点”
健康人群受事件刺激发生,持续时间不长,事件消失情绪也容易消失;
转移关注点、安慰关心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适当经历可帮助自身心灵成长;
可适当接受心理咨询介入。
02抑郁症-规范诊疗
抑郁症是疾病状态,除了外在情绪反应,身体内的神经递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需要做的是和其他的疾病一样,进行系统规范且专业的治疗,分疗程,防复发;
规范治疗是可以让大部分抑郁患者的症状缓解甚至消失的!
03阈下抑郁-科学干预
亚健康状态,有一定自愈可能,但有限;
个人调整不当可能有增加罹患抑郁症的风险;
科学指导下的自助/半自助式干预可以起到减少进展、恢复健康状态的效果,被看作是抑郁谱系干预的重要时期;
中医特色传统治疗手段可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中医心理治疗、五行音乐、传统功法、代茶饮、药膳、针灸等;
此外,需结合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管理,例如饮食、运动、人际交往等。
关注心理亚健康-阈下抑郁早期自我干预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5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