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科普园地

健康课堂

​【铭科领航·耳鼻咽喉科】抓准“过往心结”,治疗慢性咽炎有答案

作者:副主任医师 孙静 来源:呼吸科 发布时间:2025-11-17
字号: + - 14

本期专家: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呼吸科 副主任医师 孙静

为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智慧,即日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将陆续推出【铭科领航·耳鼻咽喉科】系列内容。刘大新教授及其团队深耕中医耳鼻咽喉领域,精研中西医结合之道,以精湛医术与深厚底蕴,守护万千患者的感官健康。本系列将汇集刘大新教授及其团队精心打造的科普知识,以及青年医者的跟师成长感悟,记录从理论到临床的蜕变之路。

58bf09e858a94765926e0a09e6a4c030~tplv-tt-origin-web_gif.jpg

刘大新老师秉持“天人合一”理念,强调整体辨证与个性化施治,尤其注重问诊的细致全面——除常规病史外,疾病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季节、职业、性格等细节紧密相关。他认为,治病时既要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细节对辨证也往往有重要辅助作用。以下结合一例慢性咽炎患者的诊治案例具体说明。

近日接诊一位患者,情况如下:女性,68岁,退休干部,体态偏瘦,曾在新疆和田长期居住。主诉咽部异物感3年,追溯病史,该患者3年前冬季受凉后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恰逢新冠病毒流行期间,抗原检测呈阳性,经对症治疗后整体好转,却遗留咽部异物感,伴咽干口苦,时有舌体麻胀。患者多方求医,效果均不理想,否认其他慢性病史。诊见舌体红、略暗,苔白分布不均,脉弦细而小数。

综合四诊,初步考虑为肝胃不和、阴虚有热。除主症外,患者偶咳少量白痰,无胸闷、胸胁胀痛,无明显情志不舒,饮食、睡眠尚可,无反酸烧心及明显嗳气,大便偏软,小便正常。起初分析:患者初起外感,虽经治疗好转,但咽部不适迁延不愈,一方面因受凉后卫外不固,外邪易侵袭人体,且时疫从口鼻而入,除引发全身症状外,还会导致咽部局部黏膜受累;另一方面,患者年事已高,本就气阴渐虚,外邪侵袭更耗正气,加之久居西部干旱地区,阴液易亏,沙漠风沙环境又易伤肺气,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咽部不适日久不愈。

然而,结合四诊所见,患者肝气不舒、肝阴不足有热的征象仍难完全解释。医生遂再次细致追问,患者才补充说明:当年发病之初,曾因一桩矛盾事心生郁结,甚至认为“若非此事,不至患病”。虽自称早已看淡,“无关痛痒”,但谈及此事时仍难掩愤懑,可见这种情绪困扰实则延续至今。

明确病因与病程后,针对其肝胃不和、阴虚有热的核心病机,予以疏肝和胃、滋阴清热之剂,治疗一周。患者复诊时诉咽部异物感、咽干、舌麻均明显缓解,还补充平素虽无明显胃病,但常有胃胀不适(因不影响生活未重视),此次服药后这类症状也显著改善。因疗效确切,遂在原方基础上稍作调整,继续治疗。

此病例中,年龄、性别、职业、地域、发病时节等因素交织,外邪与情绪致病并存,病程长且病因复杂。若未遵循刘大新老师“全面梳理致病因素、完整采集病史”的要求,便难以抓住病情关键、理清病史脉络,更无从实现精准辨证与有效施治。

相关科室 |

呼吸热病科

呼吸热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成立于1999年,科室以董建华院士为学科奠基人,杜怀棠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史利卿教授为创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学术主任,季坤副主任医师为科室负责人。自创科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