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护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成功举办2025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护理门诊标准化建设与发展研修班”
近日,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所共同主办,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南丁格尔分会共同承办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护理门诊标准化建设与发展研修班”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标准筑基、学科赋能、服务惠民”为主题。来自全国各省市线上线下5000余位护理同仁参加了本次会议。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调研员祝静,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临床科研统计学会会长孙瑞华,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林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王乐,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南丁格尔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东,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主任唐玲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重点专科主任助理李野主持。
王乐致欢迎辞,他指出,标准化在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东方医院护理学科始终以中医特色为核心引领,深耕中医护理标准化建设,助力行业规范迭代升级。东方医院已连续7届主办以“推进中医护理标准化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为行业搭建起稳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中医护理标准化进程持续提速。

(王乐致辞)
祝静在致辞中指出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和护理服务提质升级,《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关于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理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为中医护理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十五五”期间,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医护理事业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中医护理数智化建设与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合,让中医护理在促进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更大效能。

(祝静致辞)
在专题讲座环节,孙瑞华以《基于临床护理科研实践开展标准制定》为题做了专题讲座,介绍了临床护理科研支撑标准制定过程和标准落地的具体路径,为护理人员开展规范化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孙瑞华专题讲座)
林燕以《中医护理科研引领下的产学研融合实践与创新路径探索》为题做了专题讲座,为中医护理融合教学、科研与产业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林燕做专题讲座)
韩斌如以《数字时代的护理学科建设与思考》为题,围绕数字时代护理学科建设、分析对比国内外护理学科研究特点等做了专题讲座,为中医护理学的未来研究指明清晰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护理部主任韩斌如做专题讲座)
霍晓鹏以《以加快专科护理精细化建设促进临床护理高质量发展》为题做了专题讲座,系统阐述了北京协和医院在专科护理精细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

(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霍晓鹏做专题讲座)
唐玲以《中医护理门诊标准化建设思路》为题做了专题讲座,详细解读了《中医护理门诊建设方案》,为中医护理门诊标准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唐玲专题讲座)
靳英辉以《共病诊疗复杂性与共病指南进展》为题做了专题讲座,为未来开发更科学、高效的共病管理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副主任靳英辉做专题讲座)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苏祥飞线上以《中医护理标准化工作进展与思考》为题,介绍了标准的定义、层级、类别及团体标准的编写要点,提出护理标准化大有可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谢薇线上以“解读《耳穴疗法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指南》”为题对指南规定的范围、规范性文件、术语和定义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护理部主任栾伟线上以《中医护理减脂门诊的建设实践探索》为题系统讲解了中医护理技术在肥胖领域的优势与特色。
李桃花以《哺乳期乳腺炎的中医特色治疗》为题,讲述了哺乳期乳腺炎的相关知识及中医在治疗乳腺炎方面的特色优势。

陈宏以《手法通乳中医技术操作规范》为题,阐述了《手法通乳中医技术操作标准》制定的重点环节、主要工作并对标准进行了解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科护士长陈宏作专题讲座)
李楠楠以《缺血性中风中西医诊疗策略》为题,讲述了缺血性中风的定义、诊断标准、辨证分型、中西医治疗措施及预防。

胡世荣以《经穴推拿在中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为题,讲述了中风病气虚型便秘经穴推拿护理操作规范的研制过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护士长胡世荣做专题讲座)
本次会议为中医护理标准化建设搭建重要平台,全国中医护理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共探中医护理门诊标准化建设新思路、新方法,为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创新驱动发展,标准赋能未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学术交流合作,持续推动区域中医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图/周洁 李佳霁
编辑/周丹袂
审阅/唐玲
审核/王乐 曹俊岭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5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