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科普园地

健康课堂

【母亲节】今年母亲节流行给妈妈“充电”:中医养生秘籍请查收~

作者:主治医师 李壮 来源:亚健康科 发布时间:2025-05-09
字号: + - 14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治医师 李壮

母亲节到了,除了鲜花和礼物,还有什么比帮妈妈调理身心更贴心的爱呢?中医讲究“治未病”,日常调养比生病后治疗更重要。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3组简单易行的中医养生法,让妈妈在家也能轻松实践,养气血、通经络、解肝郁,让爱从“调养”开始。

一、饮食调养补气血、养容颜

1、五红补血粥

食材:红皮花生、红豆、红枣、枸杞、红糖。

做法:所有食材浸泡1小时后煮至软烂,每周食用3次。

功效:补血养心,改善手脚冰凉、疲劳乏力、心悸、头晕。

2、百合莲子银耳羹

食材:百合、莲子、银耳、冰糖。

做法:银耳泡发后撕小朵,与百合、莲子慢炖1小时,加冰糖。

功效:滋阴润燥,缓解潮热盗汗、失眠多梦。

3、酸枣仁桂圆茶

食材:酸枣仁打碎、桂圆肉、红枣。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睡前2小时饮用。

功效:安神助眠,舒缓更年期焦虑。

温馨提示:食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二、穴位按摩促代谢、消疲劳

1、涌泉穴

位于脚底前1/3凹陷处,蜷足时足心最凹点。

搓擦时取坐位,用手掌根部快速搓擦涌泉穴,至脚底发热,每脚5分钟。

可改善手脚冰凉、夜尿频繁、躯体疲劳。

2、足三里穴

位于膝盖外膝眼(凹陷处)下4横指,胫骨外侧1横指。

按揉时坐姿屈膝,用拇指垂直按压足三里,力度由轻到重,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10次。

具有增强脾胃运化、加速代谢的作用,改善腹胀、便秘、下肢水肿等症状。

3、三阴交穴

位于内踝尖向上4横指,胫骨后缘凹陷处。

睡前坐姿,用拇指顺时针画圈揉按,每侧3分钟,以酸胀感为度。

疏通肝脾肾三经,可以缓解腰腿酸软、经期疲劳,调节内分泌。

三、保健动作疏肝郁、解诸症

1、推搓两肋:双手掌心贴住两侧肋骨,从腋下向下推搓至腰部,重复30次。具有疏通肝经的作用,缓解情志不遂、情绪压抑等病症。

2、耳部全息按摩:提拉耳垂,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向下轻拉10次,缓解头痛;揉按耳甲艇,食指指腹揉按耳廓中央凹陷区(对应内脏反射区),顺时针20圈。具有调节全身代谢,缓解压力性疲劳,改善失眠、耳鸣等病症。可以亲子互动按摩耳朵,边按摩边聊天,放松又温馨。

3、拍八虚:空心掌轻拍腋窝、胳膊肘、腹股沟和腘窝八个关节,每处拍30下。拍打肘窝,可缓解心烦、失眠多梦、干咳等症状;拍打腋窝可缓解乳腺结节、情绪波动易怒等症状;拍打腹股沟,可改善尿频尿急、痛经和下焦湿热等症状;拍打腘窝,可改善腰、背、腿疼痛等症状。

中医养生,贵在坚持,从这个母亲节开始,让我们用传统智慧为妈妈的健康护航——爱她,就陪她一起“慢养”人生。

相关科室 |

亚健康科

亚健康科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机体无明显疾病,但是却出现许多不适症状。许多疾病发生前期,均伴有长时间的亚健康状态,如果任其发展,常会发展为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道等疾病甚至肿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