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技疗疾】一根针or手术刀?肺磨玻璃结节治疗新选择!看完这篇再决定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胸外科 主治医师 闫昭飞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肺磨玻璃结节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更新。除了传统的手术切除,射频消融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肺结节射频消融治疗。
什么是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量,直接“烧死”靶病灶。它的原理类似于用高温“烫伤”病变组织,使其坏死并逐渐被身体吸收。整个过程在CT引导下进行,具有定位精准、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射频消融适合哪些患者?
射频消融并不是所有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首选,但它为以下几类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1.无法手术的患者:比如患者年龄太高、心肺功能较差、或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2.拒绝手术的患者:有些患者对手术有恐惧心理,或者担心手术创伤,这些患者可以选择射频消融。3.多发性肺结节患者:如果患者不是单发结节,而是肺内有多个结节,手术难以全部切除,这些患者可以选择射频消融一次或分次治疗。4. 术后复发或残留结节患者:对于手术后复发的结节,或者手术只能处理部分结节,有些结节因太小、位置较深手术无法切除的患者,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治疗。
射频消融的治疗过程
射频消融治疗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医生会先通过CT明确结节的位置,然后计算好结节的深度,穿刺进针角度等参数,然后在CT引导下,将一根细长的消融电极针穿刺到肺结节部位,设定好治疗需要的参数,通过电极针释放高频电流,产生高温使结节组织凝固坏死。整个过程通常需要30分钟到1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结节的大小和数量。治疗后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疼痛或咳嗽,通常几天内会缓解。治疗后患者需要观察1-2天,确认患者没有并发症即可出院。医生会安排定期随访,通过CT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射频消融的优势和局限性
与手术相比,射频消融治疗无需开刀,仅通过皮肤穿刺即可完成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射频消融在CT引导下进行,可以精确定位结节,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对于多发性结节,可以分次治疗,灵活性高。射频消融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常见的有气胸、出血等,但大多轻微且可控。尽管射频消融有很多优势,但它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射频消融治疗通常适用于直径小于3cm的磨玻璃结节,直径大于3cm的病变,手术仍是标准治疗方案。如果结节靠近大血管、气管或心脏,治疗风险就会增加。对于太小的结节,射频消融直接损毁结节组织,可能无法像手术一样获取病理。
射频消融 vs 手术:如何选择?
射频消融和手术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身体状况较好、结节较大或高度怀疑恶性的患者,手术可以彻底切除病变并获取病理诊断。而针对年龄太高、心肺功能较差、或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者对手术有恐惧心理,以及肺部多发、手术无法全部切除的患者,射频消融则不失为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射频消融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为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它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合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当然,是否适合射频消融,还需要医生根据结节的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