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科领航·眼科】青光眼不只是降压!守住两条战线,保住光明
为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智慧,即日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将陆续推出【铭科领航·眼科】系列内容。
韦企平教授及其团队深耕中医眼科领域,精研韦氏眼科世家医术与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以40余年临床经验与创新理论,守护万千患者的视觉健康。
本系列将汇集韦企平教授及其团队提炼的视神经疾病、黄斑病变等诊疗科普知识,以及青年医者的跟师传承心得,记录针药结合的临床突破之路。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转的致盲眼病,往往令人听之生畏、恐惧不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青光眼在全球致盲眼病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白内障。随着白内障手术的发展,白内障导致的视力下降通过手术可实现复明,而青光眼的视神经损伤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如何控制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损伤、延缓视力下降,是青光眼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
我们首先要了解青光眼是如何引起视力下降的?通俗地说,是由于高于视神经承受的眼压压迫,导致视神经受压,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那么在这个环节当中就存在两个关键词“眼压高”和“视神经损伤”,因此“控制眼压”和“保护视神经”无疑就是这场视力保卫战中的2条主要战线。
青光眼患者如何控制好眼压?许多就诊的青光眼患者提出疑问:“我一直按时用药,眼压也控制在正常范围(10~21mmHg),为什么我的视力还在下降?”这里需要考虑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承受眼压。我们打个比喻:把大坝比作视神经,大坝的水位线好比是眼压,正常的大坝都有一个能够承受的水位线,好比正常人的眼压水平。但是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本就存在损伤,对于损伤的大坝,正常的水位就已超出其承受能力,需要进一步降低水位,那么多少的水位线才合适呢?也就是说,什么水平的眼压才是视神经可耐受的?我们就需要对视神经的健康情况进行评价,也就是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和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这正是医生建议青光眼患者定期复查的原因。
如果某位青光眼患者通过治疗,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如17~19mmHg),看似眼压在正常值范围内,但是在定期复查时,还是发现视神经的指标有进一步损伤的现象,也就是说这个眼压(如17~19mmHg),仍是超过了其视神经所能承受压力,就还需要进一步降低眼压。如果复查时视神经状态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损害进展,那么这时的眼压才是这位患者视神经所能承受的压力(称为靶眼压),达到达到治疗目标。由于每个青光眼患者视神经损伤轻重不一,同一青光眼患者在不同的阶段视神经的状态也不一样,所以靶眼压也不一样,需要在定期复查中根据视神经损害情况调整眼压,让眼压处于视神经能耐受的压力之下,这是这场视力保卫战的前提条件。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5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