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科普园地

健康课堂

​【铭科领航·眼科】承岐黄薪火,悟眼科真谛——跟诊韦企平教授体悟

作者:副主任医师 郝美玲 来源:眼科 发布时间:2025-11-19
字号: + - 14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 副主任医师郝美玲

为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智慧,即日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将陆续推出【铭科领航眼科】系列内容。

韦企平教授及其团队深耕中医眼科领域,精研韦氏眼科世家医术与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以40余年临床经验与创新理论,守护万千患者的视觉健康。

本系列将汇集韦企平教授及其团队提炼的视神经疾病、黄斑病变等诊疗科普知识,以及青年医者的跟师传承心得,记录针药结合的临床突破之路。

2.jpg

有幸成为中医眼科名家韦企平老师的学生,临床跟诊期间,每次都让我在中医眼科的理论认知与临床实践上收获颇丰。韦老师深耕中医眼科数十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其诊疗思路与行医风范,都成为我中医道路上宝贵的指引。

初入诊室,便被韦老师严谨细致的诊疗态度所打动。每一位患者就诊时,韦老师都会耐心询问病史,从眼部症状到全身状况,从既往病史到生活习惯,无一遗漏。每位患者他都会用裂隙灯、手电筒、眼底镜详细检查,他常教导我们说:“现代眼科检查手段纷繁复杂,不可过度依赖这些仪器设备而忽略最简单的检查手段,有时一支手电,一个简易的手持眼底镜即可发现问题,从而避免让患者多次重复进行昂贵的检查。”

老师认为临诊应该衷中参西,病证结合,与时俱进,既需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还应结合现代眼科检查手段,采用“病证结合”诊疗模式,首先确定疾病的西医诊断和临床分期,了解其症状、体征的病理基础;再根据疾病的特异性临床表现(主症),或以全身辨证为主或以眼部辨证(包括外障辨证、眼底辨证)为重,或借助五轮辨证分析疾病的病机,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确立证型;而后分证论治,辨证和治疗中还要考虑权衡西医治疗对证型的影响。

例如视神经炎患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会出现口干怕热烦躁失眠等症,老师认为激素性大热,大剂量激素应用的不良反应属于相火妄动,应滋阴降火抑制,激素减量过程中常出现阴阳两虚,用药兼顾阴中求阳,阳中求因,而长期低剂量激素维持治疗则应温补肾阳。跟诊后发现,老师用此法治疗,很多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在老师门诊治疗一段时间后均能明显全身不适症状。

在眼病用药寒热方面,韦老师既遵循经典,又不拘泥于古法。老师认为需“谅人受之浓薄,年力之盛衰,受病之轻重,年月之远近”,辨证立法。如确因火热实邪而起,必以苦寒之品泻之,但要视其病情、体质,不可过用,必要时还于邪尽后以柔剂调和正气,恢复脏腑功能。而对于寒证,尤其是内障眼病中证属虚寒者,不可一味以温热药,助阳补火,损伤津血,而应“善治阳者,必以阴中求阳”,与补阴药合用,刚柔相济。以免单用阳药,壮火食气,不唯撮及阴分,更能耗伤正气。

除了医术,韦老师的医德更让我敬佩。他对待患者不分贫富、一视同仁,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用温和的语言缓解患者的焦虑。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他会尽量选用价廉效佳的药物,减轻其经济负担。他常说:“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本分。”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行医宗旨,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明白作为一名中医,不仅要医术过硬,更要常怀仁爱之心。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眼科

眼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自1999年12月创立以来,在“首都国医名师”、韦氏眼科第四代传人韦企平教授、著名中西医眼科专家周剑教授的先后带领下,始终秉持“传承创新、中西融合、守护光明”的…

郝美玲 副主任医师

擅长:

显微手术治疗白内障、翼状胬肉等疾病。擅长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治疗视疲劳、干眼症、角结膜病、巩膜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疾病、常见眼底病。擅长激光治疗青光眼及眼底病变。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控青少年近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