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科普园地

健康课堂

【中医妇科】「HPV阳性羞耻」退退退!这可能是身体最温柔的提醒

作者:主任医师 黄文玲 硕士研究生 刘丽坤 来源: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23
字号: + - 14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主任医师 黄文玲 硕士研究生 刘丽坤

初夏的晚风拂过纱帘,诊室里的茉莉花散发着若有似无的清香。林女士握着手里的检查单,指尖微微发凉。“高危型HPV阳性”几个字像小石子投入心湖,激起层层涟漪。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妇科诊室里静静上演,当生命以这样的方式提醒我们关注健康时,不妨先放下焦虑,让我们以科学之眼重新认识这个特殊的“访客”。

一、认识生命的信使:HPV的真实面孔

HPV病毒家族有200多位成员,它们像不同性格的邻居:低危型如6型、8型、11型、42型等可能带来皮肤疣这样的“小恶作剧”,而高危型HPV包括16型、18型、31型、33型、35型、39型、45型、51型、52型、56型、58型、59型则像需要警惕的访客。但需要澄清的是,80%女性一生中都会与HPV相遇,就像我们总会经历几次感冒。这种主要通过亲密接触传播的病毒,其存在本身并不等同于疾病判决书。

数据是最好的镇定剂: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90%的HPV感染会在2年内被人体免疫系统自然清除。只有当高危型病毒(如16、18型等)在宫颈部位持续感染5-10年时,才可能引发细胞病变。这个过程就像种子需要特定土壤才能发芽,给了我们充分的预警时间。

二、追究其原因:多途径传播并非只有性接触

HPV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的密切接触传播:

1.性接触:最常见,但安全套无法100%阻挡。

2.间接接触:极少数可能通过共用毛巾、衣物等传播(概率很低)。

3.母婴传播:分娩时可能传染给婴儿(罕见)。

注意:感染HPV不代表生活不检点,它像感冒一样普遍。80%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生中可能感染过HPV。

三、来自身体的善意提醒:正确解读阳性报告

当检查单显示高危型HPV阳性时,这实际上是身体免疫系统发出的“健康备忘录”。它提醒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关注宫颈状况,而非预示必然的疾病进程。临床常见的情况是:30岁以下女性多为一过性感染,35岁以上持续感染需要重点关注。

医生建议的“随访观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科学的动态监测策略。如同观察天气变化,定期进行TCT细胞学检查、HPV分型检测,必要时配合阴道镜检查,能精准捕捉到0.01%需要干预的异常信号。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就是为免疫系统提供最好的“战略物资”。

四、构筑健康防线:预防重于治疗的三重屏障

第一道防线是疫苗接种。现有九价疫苗能预防90%以上的高危型HPV,建议9-45岁女性接种,就像为宫颈穿上隐形防护服。第二道安全网是定期筛查,建议25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TCT检查,30岁以上联合HPV检测。第三道保障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这些日常细节是提升免疫力的天然良药。

对于已经发生的持续感染,现代医学提供了精准的应对策略。从激光治疗、冷冻疗法到LEEP刀手术,针对不同阶段的病变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通过早期干预,完全可以在癌前阶段就阻断病情发展。

夜色渐深,诊室墙上的科普挂图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HPV阳性不是命运的判决,而是身体发出的健康提醒。当我们以科学认知破除恐惧,用理性态度积极应对,就会发现这不过是生命给予我们的一次温柔考验。定期为身体做保养,就像定期给心灵做SPA,都是对自己最温柔的呵护。毕竟,真正守护健康的金钥匙,始终握在懂得倾听身体声音的我们自己手中。

HPV感染不是你的错,更无须羞愧。它就像一场偶遇的细雨,我们撑起科学的伞,就能安然前行。

定期筛查、及时接种疫苗、爱护自己,未来的路,依旧温暖明亮

希望这篇文字能让你放下焦虑,多一份安心与力量。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黄文玲 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月经失调、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复发性流产、慢性盆腔痛、宫颈病变等生殖健康相关疾病。

Baidu
map